编辑:角落
一直有媒体报道,由于汞的危害,水银体温计即将被淘汰出市场,我国从2026年起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。小编查找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和官方信息,确实找到了官方的依据。早在2020年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过通知,自2026年1月1日起,我国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,用了几十年的水银体温计一直是我们心目中最精准的体温测试工具,如果它真的退出了,该用什么来替代?
水银温度计,顾名思义,里面有水银,也就是金属“汞”。虽然是一种金属,但汞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,而且“热胀冷缩”,非常敏感。哪怕温度只有微弱的变化,汞的体积也会随之变化——这就是用它来测量温度的原理。但与此同时,汞是一种具有“神经毒性”的金属,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“重大公共卫生关切的十大化学品或化学品类”之一。
人一旦吸入汞蒸气或者皮肤接触到汞,短期内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昏迷、抽搐等急性症状。长时间暴露于汞,会对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,甚至伤及肺部、肾脏、皮肤、眼睛和心脏,尤其危害胎儿和婴幼儿的发育。
汞确实有毒,但是我们如果要接触它,除非是工业生产和实验中,或者是自然界中的意外接触,还有,就是不小心打碎了水银体温计,这个确实是非常危险的。
一支水银温度计里的汞含量大约为0.5至1克。如果完全挥发为气体,可以让一间面积15平方米、高3米的房间空气里的汞浓度迅速达到10-20毫克每立方米。汞可以通过被吸入、皮肤接触和食物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。如果空气里的汞浓度超过1.0毫克/立方米,人很快会出现急性汞中毒的症状。
不管生活中使用水银温度计的方法是不是得当,总不能保证每一支水银温度计都能用到完全“包浆”才能安全退休吧?所以,防患于未然,减低有毒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威胁才是当务之急。
因此,不难理解网民对水银体温计“退隐江湖”表示担忧和质疑:难道以后只能购买价格偏贵又精度相对不准的电子体温计了吗?其实不然。近年来,国外电子测温的产品还不少,
原理: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,再转换成液晶数字显示温度,可测量部位有口腔、腋下、肛门直肠。
优点:携带方便、读数简便、精准度高,有记忆和蜂鸣提示功能。
缺点:测量时要固定姿势,需将体温计放置在腋窝、口腔或肛门处,婴幼儿使用依从性较差。电子体温计易受附近电磁场(如手机及正在运转的冰箱、洗衣机、微波炉等)的干扰,影响读数的准确性。电池电力不足时,也会影响测温的准确性。
原理:通过接收被测物体的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强度来确定其温度。
优点:测温速度极快,读数精准,且方便。
缺点:测量时,因需要把耳道拉直,因此,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。耳温计的操作环境应在16℃~35℃,其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其红外线束到达鼓膜的能力。且由于耳温计需要与内耳道接触,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原理:与耳温计相同,也是通过接收被测物体的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强度来确定其温度。
优点:测温速度极快,读数方便,不易交叉感染。
缺点:最大的缺点是存在测量误差,准确性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和自身质量等因素影响。
所以,家庭使用出于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考量,一般更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(6个月以下小婴儿不适用)。其中,电子体温计是电子测温仪中发挥最稳定的一种,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与水银体温计相差无几,最符合公众的使用习惯。
除了电子体温计和耳温枪等,目前水银体温计的首选替补其实是镓铟锡体温计,又称无汞体温计。它是用无毒无害的镓铟合金材质替代了水银,在使用方式和读数精度上都与水银体温计相差无几,售价也只是略贵于水银体温计。据新华网报道,与水银体温计的运作原理一样,镓铟锡体温计也是利用液态金属均匀“冷缩热涨”的物理特性,来反映被测量者身体温度。只是其中的水银换成了一种新型液态金属合金材料,镓(Ga)、铟(In)、锡(Sn)合金液态金属,这种材料具有无毒、无放射性、安全环保等特点。
因此若在使用中不慎打碎,表内液态金属接触空气后会马上固化,不会产生任何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气体和物质,所有废弃物可以按普通玻璃垃圾处理,不会造成有害物质污染环境。镓铟锡体温计内部同样没有任何其他介质材料,一旦封装出厂,若不被破坏,在生命周期内可确保终身精准,不需要定期调校,读数方式与水银体温计相同,且通过酒精进行消毒后,可以给多人进行使用,同时价格还非常亲民。
近年来,镓铟锡体温计才开始批量生产,不过普及度不如其他几款体温计,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对其还比较排斥,因为水银体温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,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医疗工具的地位。但我们也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,去接受新的事物,尝试过了,用科学和合理、安全的方法去呵护自己和家人们的体温和健康。
●饮食(冷饮、热饮)、剧烈运动、洗澡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,需要等30分钟后再测量。
●体温只是一个参考,是否需要用药、何时用药,要根据症状和感受来综合判断。
●如出现寒战、手脚冰凉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说明处在体温上升期,可以给手脚适当保暖,增加舒适感,也可以根据经验提前用药,不需要等到38.5℃以上。
●如果体温升高到41℃以上,除了使用退烧药物之外,还要使用物理降温法快速降低体温并尽快就医。
●如果体温在40℃以上持续一天,或者38.5℃以上持续三天,或在发热时候伴有呕吐、严重腹泻、抽搐、呼吸急促、精神萎靡,甚至昏睡、昏迷、眼窝凹陷、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参考来源:澎湃新闻 谣言过滤器 广西疾控 湖北药监